珠村座落在广州东郊,因村旁有三座小山岗,故名三珠岗,初称珠子村,后简作珠村,这个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潘姓村落,自古以来就有“摆七娘”的传统。2001年,珠村人第一个将湮没了半个多世纪的“摆七娘”重现出来,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如今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几万市民前往珠村参加乞巧节,盛况空前。
在民间传说里,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巧艺和美满的姻缘,所以每年的七月初七也叫“乞巧节”。
传统“摆七娘”手工包括七娘盘、七姐衣、谷芽、斋塔、芝麻香、谷花、米花、织女会牛郎、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巡营,让人眼花缭乱。七夕前夕,珠村的阿姑阿婆和小姑娘们大显巧艺,在村中的七社、八社、以良公祠、梅隐公祠、明德堂等地方摆上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七夕那天,全村人敲锣打鼓巡游珠村,五台“七娘”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桌上的女红巧物如开屏的孔雀,等着人们观赏、评说。
以良公祠里的老人们正在扎纸花,小女孩在一旁悉心观察。七八十岁的老人在珠村被视为瑰宝,她们凭着回忆,将小时候做乞巧的技艺手把手地传授给年轻一代,这样的场景总会让人感动。生命在传授中得以延续,这是否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含义?
清朝和民国年间,广东七夕节在西关一带盛行。民间多称“拜七姐”,未嫁的姐妹们三五相邀,早在一两个月前就将稻谷和绿豆浸入碗盆,待芽长到两寸多长时制成“拜仙禾”。她们用通草、色纸、彩绸和谷米制成各种花果、鸟兽、仕女、灯盏等,杂以脂粉、珍玩和瓜果食物,初六当日在厅堂里罗列满桌。
从初六晚“拜七娘”到初七晚男童“拜牛郎”,街坊和亲友的评委们来往于各处人家参观乞巧陈设,青年男子也可以破例进入拜仙厅堂与姑娘搭讪,媒婆们更是穿梭其间,色迷迷的眼光到处乱转,撮合着人间姻缘。
初六当晚,姑娘们用“天河神水”洗发沐浴,悉心梳妆,晚上11时(织女下凡之吉时),她们点起“拜仙禾”中间的油灯,对天空跪拜“迎仙”,至五更共拜七次。拜完七位仙女后,姑娘们在灯光下持绸线穿针孔,能穿过者便谓之乞到巧。整个仪式直至天明结束。
珠村的老人受到了英雄般的追捧,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以下为珠村巧婆、巧婶、巧姐们的作品:
乞巧的习俗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各地区的七夕之风大略与广东相近,七夕晚上,少女们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而同一个节日,各地也有独特的风俗:
山东:七个要好的姑娘把异物包入饺子,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吃饭快者切勿效仿)。
四川:人们用脸盆接七夕夜的露水,据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掉下的眼泪,抹在眼上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福建:女人把供奉织女的脂粉分成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献给织女,另一半往自己脸上抹,据说可使容颜不衰。
北京:少女们晒一大碗水,把针轻轻放于水面,看碗底形成的光影以卜巧拙。俗称“丢针儿”、“丢巧儿”。
浙江: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赐以巧技,或捕蜘蛛一只放入盒中,第二天开盒若已结网则称为“得巧”。
台湾:除拜七娘妈之外,家中有儿童的家庭,七夕傍晚用小碗油饭在儿童的床边拜床母,祈求孩子快快长大。
广西:传说七夕清晨仙女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人们一大早去河边取水,用新瓮盛装,视若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