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2
  当前位置:Skip Navigation Links首页 >> 业务文章 >> 开平碉楼旅游 >> 2016到开平自驾旅游攻略(开平碉楼与村落)
旅游工具箱
旅游工具箱
列车时刻 电子地图 旅游常识 天气预报 外汇汇率 长途区号

2016到开平自驾旅游攻略(开平碉楼与村落)

创建时间:2016-01-13 11:24         浏览次数:16879


2016年开平自驾游旅游攻略

目 的 地: 广东 江门  开平
适合人群: 所有人
出游难度: 轻松
适合天数: 1-3天 (一天走完有点紧张,可选择主要景点参观)
花费预算: 1120元
适合游玩时间: 全年 



为什么要去开平?
                                1:是广东唯一世界文化遗产
                                2: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之地
                                3:是世界上最美的村落
                                4:是广东最美的乡村
                                5:是广东展现欧美乡土风情的地方




        开平碉楼当年的繁华处在今日巨大的断裂期里,而吸引我们的,恰是它们在巨大原野里突兀拔起的孤独状态,在小国寡民的村庄里,鸡鸭环绕的平庸里,让人产生一种的超现实感。
  早上7点我们驱车从广州前往开平(约二小时)。穿越江河池塘、村野丘陵,驶向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距广州市 130 公里的地方。车一进开平,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波光粼粼的大江。开平人临水而居,水路四通发达,可直接入海,至香港,乃至欧美各国。在这个目前居住人口不过 69 万的地方,旅居海外的华侨却有 75万人,分布在 67个国家和地区。不到16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还矗立着1800多座建立于清末、民国时代的碉楼。它们和身边那些现代的方方正正的民居交织在一起,便如同在广州打扮入时的人潮中,行走着几位穿中式长衫、戴西式凉帽的老者。

特立独行的开平碉楼
  碉楼并非开平特有,而开平碉楼却绝对与众不同。
  早在汉代,中原出现的望楼,就是具有警戒、避难、储物等功能的一种碉楼。事实上,中国各地的碉楼绝大部分是与院落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防御体系,叫做碉楼民居,也就是《蜀中广记-风俗记》所载的“碉巢”。《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着四川羌族“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这“邛笼”也是碉楼的一种。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也可视为碉房中的巨制。
  开平碉楼独特之处在于它几乎是毫无规则的中西合璧。碉楼的下面完全是碉堡造型,四方的笔直的扶摇而上。而在笔直的简约之上,才是繁复的造型。像一棵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植物,在超越周围的阴霾之后,再释放树冠。就是在这个“冠”上,巴罗克式的、罗马式的、哥特式的、拜占庭的种种风格争奇斗艳。
  开平碉楼绝大多数是单体建筑,不与院落相连,脚下便是田野或者荒地了。然而说起碉楼,却不能不提几乎与之相伴而行的“庐”。当地人称中西合璧的别墅为庐。庐通常是两三层高,带有院落,也有不同程度的防御功能。碉楼主人通常还会在村子里拥有一个庐,比较安全的时候,全家人会住在庐里。然而碉楼里也是吃喝用度一应俱全。水给开平带来繁盛也带来灾难,年年台风登陆、洪水泛滥,总有几个月或者半年时间,人们要躲到碉楼里避水。这也是很多碉楼每层都设有厨房的原因,淹了下面几层,上面仍旧能开火。侨乡人民的富裕也引来了沿海的海盗和周边的土匪,上世纪20年代后期正值最动乱的时候,匪患成灾。碉楼是对抗匪患的强大武器,《开平县志》卷二十三写道:“非此则牛猪谷米不能保存,妇人孺子不能安睡,故合数家或数十家建一楼”。在侨民荣归故里之后,一家人斥巨资造一碉楼又是炫耀财富的方式。

立园是最大手笔
  立园是华侨归乡建房的最大手笔。在立园,碉楼和庐都圈在巨大的院子里,亭台楼榭花园鸟笼一应俱全。这是我们在开平见过的唯一一个处于整体规划中的特例。从正门内进,沿专门开凿的私家运河回廊西行约100米,便进入别墅区,有别墅六幢,是分别给谢家诸人居住的。虽然是别墅,防卫设施却不马虎。大门是三层钢门,用的从德国进口的三厘米厚防弹钢板,窗也是三层,最外是铁板一块,中间是栅栏,内里一层就带了装饰。为保安全,在别墅区建了立园中唯一的一座碉楼--乐天楼,高楼厚墙、窄窗铁门,这是碉楼的典型特征。只是这楼下还秘密挖了条地道,直通运河边,以备楼将不守时,谢氏族人可以逃之夭夭。
  立园是当地的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年,于1936年初步建成的,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谢氏一族先后赴美避难,从此人去园空。现在看上去新鲜堂皇,是因为近年来政府修葺的缘故。有人说这样不修旧如旧,是破坏文物固有的遗韵。我却宁可一边赏玩这鲜活的庄园,一边想象在八十年前,人们在黄墙绿荫之下惬意的生活。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一般人先看的是新鲜有趣。
  据说立园得名于“本立道成”,又说是随园主谢维立先生的名讳而起,也有十年立树,百年立人的愿望。

自立村碉楼群
  出了立园,驾车直奔不远处的自立村。自立村据说是碉楼最为集中的村落。有九楼(碉楼)六庐,但只有两座碉楼开放可供参观,一座是铭石楼,另一座是云幻楼;其余的大门紧闭,一把大锁挡住了所有窥探的目光。问询乡里,原来楼主们都早已迁居海外了,铭石云幻两座是楼主的后人们和政府签了代管协议允诺参观的。整个村子的人都搬走了,如同空城。
  从村口踩着青石板路,直达铭石楼下。楼主方润之先生在美国以经营杂货铺起家,楼上悬挂的照片中有一幅新人和花童的照片,想当年国人中有几位曾行此西式婚礼呢?墙上满是三个女儿浓妆淡抹的照片,巧笑依然。脸是丰润古雅的脸,身上、神情上却尽是洋派的。楼顶竟是一个爱奥立克立柱加中式琉璃顶的六角亭子,顿时让我想起十八世纪风行欧洲庭院的中国亭子来。周围没有遮挡,四处旷野,楼顶的风异常嚣张。
  每个碉楼都根据主人的审美不同而情趣各异,但大体形状却又非常雷同。所有的碉楼都不止一道门,讲究一点的外面是个大铁门,里面是防子弹钢版,里面再是个木门。直筒楼顶着冠,每层四面都开着长方形一尺宽一尺半长左右的小小铁窗,铁窗也要两层,一层铁板或者钢板,一层铁柱。平时开了钢板,光便跃过铁柱透进来,因为光影对比异常突出,人们总能在这些老宅子里找到时光倒流的感觉。
  楼顶的四角有射击平台,向外挑出尺许,下面开了枪眼,远远看去如同檐下的燕子筑的巢,得名为燕子窝。“燕子窝”腾空,对前、对下都开着枪孔,可以对碉楼四周形成全方位的控制。
  站在楼下望着一座座碉楼矗立在绿色的田野上,有游客在楼顶高谈阔论,远远的随风传来竟是异常的清楚。许多年前楼上主人和宾客们也是常常高谈阔论着的吧,品着洋酒,屋角的留声机又在放着粤剧唱片……这便是近代的中国侨乡了。
  另一座云幻楼是此村最早的碉楼,比铭石楼小得多。楼主早年是位教书先生,后到新加坡发展事业,只留正室居住在此。进楼时,恰逢整点,一楼厅中的座钟准时响起。旁边的旅游团正在称赞那钟的质量时,我却不由得心中一阵悲凉。就算丈夫厚待,购置满屋的华丽家具,儿子孝顺,千里迢迢运来德国的水银大镜,又怎能填补妇人睹物思人的寂寞。登到顶楼,见摆着一张书桌,上面翻开的是一本民国的数学课本,“牛3头,马7头,共运某工厂之货,5日可尽。若仅用马5头,则须12日。问若用牛2头,须几日运完”。

古镇—赤坎
  车行20分钟就到了赤坎镇。这是一座有350多年历史的侨乡古镇。一条快要干枯的河从镇前趟过,几艘小船废弃在岸边。沿河风景非常气派,一排粉、黄色的骑楼一字展开。通常是两三层高,传统的“金”字瓦顶很是整齐。这个古镇虽然没了以前的繁荣,但人们仍然静静生活在几十年前的老建筑里。楼上起居,楼下铺面和饭庄,被称为风情街。
  赤坎的饮食以黄鳝煲和豆腐角著名,找了个饭店吃午饭,店家沿着河边撑了几把大伞。家住赤坎的司机此时打开了话匣子。那时这里因为水运便利,是连接香港和广州的枢纽,被造就成繁华的商业中心;而现在的枯水季节,连鱼都没一条。据说这里受海外影响很深,曾发明一种土产三明治:桌上摆大盘生菜叶,吃的时候选一片,包上肉片一卷,便做成了三明治。
  风情街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建于1925年的司徒氏图书馆和1931年落成的关族图书馆。一个立于堤东,一个据于堤西,高高耸起的尖顶钟楼高于其他建筑,异常醒目。司徒氏和关氏是开平地区的两大宗族,各自比谁的图书馆造得好,更能造福乡里。到了整点,两座图书馆上的大钟会同时响起,好像经历百年风雨,仍在比试一般。
  两个图书馆着实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馆里至今四壁都贴满了本族华侨在海外的风光历史,以及对乡里贡献。两个图书馆院子里都有两颗龙杉,盘旋而上,果真如同巨龙,惟妙惟肖。只是关族图书馆的龙杉比司徒氏图书馆的小了许多。司徒氏图书馆的管理员指点我们最佳的拍摄角度,很多人都会忍不住拍下这棵欲冲云霄的大树。两个图书馆至今都开着,有一些杂志,还有老者伏案认真地研究着什么。

马降龙碉楼群
  
        百合镇马降龙村的碉楼群很有名。
  马降龙村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5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身临其境,翠竹扑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们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十分优美。该村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该楼高7层2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1至5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当时每到傍晚,集资户男丁均入住楼里以防匪盗绑架;第6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第7层为了望亭。登楼环顾,四周景色美不胜收。据记载,1963年、1965年、1968年开平连续发生3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楼得以避难。   

开平第一楼—蚬冈镇—锦江里碉楼群

       蚬冈镇锦江里,碉楼前是一排长长的庐,已经十分陈旧了,村民们还晒阳光悠闲地生活着,庐前的空地上晒着粮食。村后杂草竹林当中,掩映着三栋碉楼。其中有村民合资的锦江楼,和享有“开平第一楼”美誉的瑞石楼。
  瑞石楼占地92平方米,高9层25米,在开平现存的碉楼中最高,也最为精致的一个。每层楼的边角所雕刻着的繁复花纹,却看不出什么逻辑。其中一层左侧雕花中有梅花和类似埃及法老头像的造型,右边并不与左边对称,上面是个不中不西的狮子头,下面是个中式花篮。
  五层到九层,如同层层绽开的烟花,目不暇接。五层墙体上有仿罗马拱券,四周的托柱让人想起了希腊神殿。六层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在柱形楼体之上,远远望去犹如镂空雕花。七层是平台,四角有穹隆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可见到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楼名匾额放在七层上部正中的位置,“瑞石楼”三大字出自广州六榕寺住持铁禅大师之手。
  从楼下仰望,因为第七层的突出,第八、九层被遮掩,显得异常神秘。八层平台中,有一座西式的塔亭。九层是小凉亭的穹隆顶。种种繁花的堆砌中,巧然生出了一种威严的秩序。我想那是得益于空旷的天空有着博大的胸怀,如果是在高楼林立的都市,这繁琐便是累赘了。

被遗忘的村落
  从锦江里出来,直奔灵源乡的加拿大村。楼都只有两三层高,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灰砖白线,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个小别墅都带个院子,有的院子里还盛开着粉红色花朵,全村都通了自来水,有些管道还在滴滴答答地漏着水,似乎主人只是出门办事去了,并未走远。
  然而,四周是异常的静。没有人生活的嘈杂气息。一户挨着一户,门上都有一个木制说明牌,大致说这些建筑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因为日晒雨淋,那文字早已经模糊了。探头张望,还能看见一些别墅中的木质桌椅。
  我们找到了这个村子里的唯一住户,关伯。其实这个村子的人都姓关,都是近亲,全部移民去了加拿大。
  关伯一个人带着亲戚的集体托付,守着加拿大村。他说,以前房子的主人还会隔几年回来祭祖,小住几天。而这几年,随着年长的一辈年岁已高,已经六、七年没人回来过了。随着这一代人的老去,思乡之情已经不能无端长在下一代人的心中。

 开平碉楼景点介绍

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乡土建筑,最初的源头是中国古代乡村的“角楼”,后来吸收了西方城市、教堂建筑中的塔楼造型,发展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乡土建筑。它起源于明朝后期,在16世纪前已经出现,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诸多华侨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还有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
  开平碉楼包括四大景点,价钱如下:立园60元,马降龙50元,自力村50元,赤坎20元。但一些碉楼是不对外开放的,要登楼就得另外支付(楼主)参观费,5元至20元/人不等,瑞石楼10元/人,天禄楼5元/人。

        主要看点:
  
        自力村碉楼群
  自力村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村落里错落有致、布局和谐地矗立着十���座风格各异、造型独特的碉楼,这些碉楼一般以创建人的名字或其意愿而命名。楼身高大,带有明显的外国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也有混合式。早些日子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摄制组对自力村进行了现场直播,向世人展示了开平碉楼的迷人风貌。自力村的十五座碉楼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四周荷塘瓜地,菜园果树,中有阡陌小路相通,走在石板铺砌的小路上,望着历经沧桑的碉楼群,像一下子回到了一百年前。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50元
  参观时间:约60分钟
  旅游咨询热线:0750-2679788
  地址: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百合墟东南面,东北距开平市区15公里,是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现有村民171户、506人,80%为侨户。马降龙村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5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该村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50元
  参观时间:约60分钟
  旅游咨询热线:0750-2679788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百合镇马降龙村

立园
  立园离公路边也有将近一公里,位于开平塘口镇北义乡,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多平方米,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历时十年,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既有苏州园林建筑风格,又综合了欧美别墅建筑的西洋情调。该园分三部分,各以人工河或围墙隔开,自成一体,又以桥亭回廊相通,互相联系,园内曲径连廊、亭台楼榭,精美别致。
  开放时间:8:30-18:00
  门票:60元/人
  参观时间:约80分钟
  旅游咨询热线:0750-2679788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立园旅游区

赤坎古镇
  赤坎镇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南国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侨乡古镇。堤西路古民居多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由侨胞、乡村祖尝、商号老板兴建。楼高一般2至3层,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的结合体,即在传统“金”字瓦顶及青砖结构的基础上,融入当时先进的西洋混凝土建筑材料。整齐而风格各异的骑楼是其一大特点。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20元
  参观时间:约45分钟
  旅游咨询热线:0750-2679788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

其他看点:


  迎龙楼
  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东距开平市区6公里,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三门里村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地处潭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涝不时地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

锦江里
  锦江里碉楼群 锦江里隶属开平市蚬冈镇,东北距开平市区22公里。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由黄氏家族按规划建成此村。建村之初,由在黄氏家族中威望很高的黄贻桂画定村首界面线,规定纵巷宽1.5米,每三排建一横隔巷,第一条横隔巷宽1.5米,从第二条横隔巷开始一律宽60公分,划出统一面积的宅基地由族人认购,要求房屋统一为6米高。村后并列着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3座碉楼。

方氏灯楼
  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由今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地名和原来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挑台敞廊,第5层为西洋式穹窿顶的亭阁,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历史上为古宅乡的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防卫作用。

适庐
  位于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村中,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是开平第一个农会——虾边农会及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活动据点。该楼的标准层3层,顶部亭阁2层,第4层正面为柱廊式,四角均有一个“燕子窝”,窝内均设有枪眼。顶层为欧洲城堡式。适庐古色古香,堪称“三合土”碉楼的代表作。

雁平楼
  位于百合镇齐塘村委会河带村,1912年旅居加拿大华侨为防止匪盗而兴建,耗资三万双毫。因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号称与天际飞雁齐平,故名“雁平楼”。

日升楼与翼云楼
  日升楼与翼云楼位于赤水镇大同村村口,始建于1926年,属于私人建造的用于防匪、居住的碉楼。两楼并排而立、相互依偎,数十载的风雨侵蚀使之留下斑斑痕迹。该楼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拿大村
  “加拿大村”原名耀华坊,隶属赤坎镇灵源村委会,为旅加华侨出资兴建,故名。村场由加国知名建筑师规划,村中有10座古民居、1座碉楼,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这些建筑中西合璧,融合了中国传统灰塑、罗马柱、圆拱、花雕等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风采堂
  风采堂位于市区风采中学内,又名“余氏名贤忠襄公祠”,总建筑面积5364平方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动工,历时八年建成。风采堂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艺术特色,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瑰丽雄伟,别具一格。

 

开平碉楼自助游贴士

线路规划:

锦江里瑞石楼->马降龙碉楼群->赤坎古镇->自力村碉楼群->三门里迎龙楼

这个行程是沿着325国道,由远及近,覆盖所有的世遗项目,并且不走回头路,而且从义祠出发的13路公交几乎能够全部覆盖到,325国道沿途的风景不错,时而就能看到孤零零站在稻田中的碉楼。13路公交车站就在义祠车站里面,车很多。由于车大多数时间都行驶在国道上,所以并没有站牌,也不报站,只是根据乘客的需要停停走走。上车时要和司机打好招呼,告知到目的地时招呼一下,13路司机都很热情。

1.锦江里比较远,大概要一个小时左右(5元)。公交停到村口,有指示牌,沿着柏油路走进去,不远右面就有一个上坡,上去后沿着堤坝一直走,先过一座大桥,再过一座小桥就可以到村子里了。锦江里有三座碉楼,分别为瑞石楼、锦江楼,升峰楼。其中瑞石楼由于恢宏悦目,外饰异常精美,被称为 “开平第一楼”。

2.从总站车到马降龙碉楼群的路口大概40分钟。从路口到村子有一段距离,大概要走20分钟左右,要过横跨潭江百合大桥。马降龙有点儿大,岔路也多,稍有不慎就会走回头路,所以在售票处拿一张导游图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按照导游图走,每个楼都看看,大概需要两个小时。

3.赤坎古镇可从马降龙继续乘坐13路车到达,票价2元。赤坎古镇南邻潭江,分上埠与下埠。古镇除了教堂、钟楼、戏院、祠堂等公用建筑之外,为了适应岭南多余的天气,使行人上街不受日晒雨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鳞次栉比的建起了这种骑楼式的铺面,行程了典型的骑楼街道。而这种街道最典型的就是潭江边的那条街。游客到开平旅游就可以把落脚点安排在这里。

4.从赤坎古镇前往自力村大概6、7公里,没有公交,可以选择摩托车。自力村与马降龙相比面积要小的多,逛起来比较方便。另外与马降龙不同的是,这里很多碉楼就建稻田当中,而不像马降龙居住的地方与耕作的地方泾渭分明。这里的环境和马降龙相比,对于居住于此的人可能要稍显逊色,可是对于游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能够视野开阔的看到这些碉楼全景更令人兴奋的了。所以说马降龙可能更适合闲逛,而这里可能更适合拍摄与留影。

5.三门里村村口,紧靠325国道。三门里村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由于个子不高,躲在几排房子的后面。找的时候稍微有点难度。

交通情况:外部交通

飞机
  开平没有飞机场,先到广州,再乘坐大巴前往开平。

火车
  开平没有火车站,可以坐到广州的火车,然后在广东省汽车站乘开往开平的大巴,15分钟一趟,车程一个半小时。

汽车
  广州芳村坑口汽车站(6:00至19:25)、广州滘口汽车站(6:50至17:40)、广东省汽车站(6:20至18:00)和中山八路广佛汽车站都有大巴直达开平市长沙车站,票价40元左右,车程2小时。在长沙车站和义祠车站可乘坐前往塘口镇(自力村碉楼群)、蚬冈镇(锦江里碉楼群)、百合镇(马降龙碉楼群)、赤坎镇(骑楼欧陆风情街)、加拿大村等的乡镇班车。

自驾车
  开平的市区道路不错,路牌指示都比较清楚。
  开平的市区内都必须按线行驶,一定要提前选好车道,一旦停错车道,最好按车道所限制的方向继续行驶,否则就要接受数目不小的罚款
  开平的摩托车很多,开车时要注意。如果不熟悉道路,去市内不妨打个摩的,开平本身就不大,去哪都很快,还可以顺便浏览下市容市貌。
  市内最好不要乱停车,因为到处都立着“违章拍摄取证”的警示牌,不过在乡下(包括赤坎镇),倒是可以随便停车(在不影响道路安全的情况下)。而且开平的民风淳朴、治安良好,因此大可不必为车辆的被盗等担心。
  部分周边城市到达开平市的自驾路线如下:

深圳市——开平市
  广深高速-虎门高速(经虎门大桥)-京珠高速东线-中江高速-江鹤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广州市——开平市
  广州-广佛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珠海市——开平市
  1、京珠高速-中江高速-江鹤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2.西部沿海高速-沿海高速-新台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汕头市——开平市
  汕汾高速-深汕高速-惠盐高速-机荷高速-龙大高速-常虎高速-广深高速-虎门高速-京珠高速-中江高速-江鹤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韶关市——开平市
  京珠高速-北二环高速-机场高速-环城高速(西行)-广佛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佛山市——开平市
  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江门市——开平市
  江鹤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湛江市——开平市
  G325-茂湛高速-阳茂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东莞市——开平市
  广深高速-环城高速(西行)-广佛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中山市——开平市
  中江高速-江鹤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塘口出口(或水口出口-G325)

内部交通
  由于碉楼分布较分散,如有4人以上建议包车。出了汽车站就会有很多人问你要不要包车,一般30元/人左右。跟司机讨价时要讲清楚路线和景点,免得临时加点时司机要加收。如果从公交车游景点也没问题,公交车收费1.5元至5元不等。除了赤坎影视城就在赤坎站旁,其余景点都离公交车站好一段路。很多车站是没有具体站点的,所以最好跟司机说好你要去哪里,到站他会提醒你下车的。的士起步价6元。

住宿情况:

建议住在开平市内,第二天可再搭车去下一个碉楼群,虽然下面的镇子也有住宿的地方,但条件艰苦。开平市区汽车站附近有很多标间:60-80元/间。华侨大厦对面招待所,70元/晚。西郊路上的建联旅业,80元/标间。赤坎的金燕大酒店(50元/双人间,有空调、卫生间)。蚬岗只有一家住宿的地方,在河的南岸,侨联招待所。推荐自带帐篷睡袋去露营,塘口、百合、赤水等地的村口和被遗弃的碉楼都是理想的露营地。旁边有村子,用水的问题可以解决。

饮食介绍:

午餐建议自带干粮。开平的小镇馆子不多,赤坎河边的馆子有三家,蚬岗的河边只有一家。赤水只有镇上才能找到吃的。
  当地著名菜式:黄鳝饭、水口白菜汤、赤坎豆腐角、赤坎蒸鹅、鸭粥、开平狗肉。

其他信息:

一、开平碉楼的兴起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其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二、碉楼的类别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大致有以下四种:

(1)钢筋水泥楼
  这种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收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整座碉楼的用料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钢筋建成,建成之后,极为坚固耐用,但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也有的在内面的楼层用木阁组成。

(2)青砖楼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内泥外青砖。这种碉楼,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泥砖楼,不过,它在泥墙外表镶上一层青砖,这样,不但美观,而且可以延长碉楼的使用寿命。内水泥外青砖。这种碉楼的墙,表面看上去是青砖建筑,其实是里、外青砖包皮,中间用少量钢筋和水泥,使楼较为坚固,但又比全部用钢筋水泥省钱,且保持美观的特点。青砖楼。全部用青砖砌成,比较经济、美观、耐用,适应南方雨水多的特点。

(3)泥楼
  包括泥砖楼和黄泥夯筑楼两种。泥砖楼是将泥做成一个个泥砖晒干后用作建筑材料。为了延长泥砖的使用寿命,工匠们在建筑泥楼时,往往在泥砖墙外面,抹上一层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黄泥夯筑的碉楼是用黄泥、石灰、砂、红糖按比例混合拌成作为原料,然后用两块大木板夯筑成墙。这样夯筑而成的黄泥墙,一般有1尺多厚,其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水泥墙相比。

(4)石楼
  即用山石或鹅卵石作建筑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却坚固耐用,这种碉楼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山区。

三、碉楼的建筑艺术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更是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特别是欧洲大陆)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而大多数碉楼既有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又有那个国家的艺术特点,很难具体界定。北京大学博士后张国雄先生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一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在碉楼的总体造型、建筑构件和表现手法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而西方建筑风格又有多种类型,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以及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等等,都融进了开平的乡土建筑之中,它不单纯是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某一地域建筑艺术的引进。这就是我们无法将开平碉楼和民居具体归入某种西方建筑风格的原因所在,准确地讲它应该是中外多种建筑风格“碎片”的组合,多种建筑类型相互交融的产物。中国领土上西洋特色的建筑,大都是洋人用坚船利炮“打”进来的,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千辛万苦建成的碉楼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建筑,本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侨乡人民在建造这数千座碉楼的时候,不经意地便创造出一种绝世艺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
  开平碉楼尽管在用材、建筑、装饰形式上各有差异,但碉楼门窗窄小,铁门钢窗,顶层四边均设有枪眼,这是共同的特色。枪眼大体上都开成长方型或“T”字型的,有的碉楼更是在顶层四角建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从“燕子窝”的枪眼居高临下便可以对碉楼的上下左右形成全方位的控制。碉楼顶层多设有了望台,不少还设有枪械、火炮、石块、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患装置,这便使良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得到很好的保护。

四、碉楼的文化地位
  其兴衰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华人华侨的兴衰,是本地乡土建筑和外国文化互相吸收、融合的结果。在开平村落中,中西合璧的碉楼不仅仅是守护家园的防御设施,也成为村民优化环境景观的“工具”。在平原地区的很多村落,它高高耸立的楼体被借用为“靠山”,以实现“背山面水”的理想格局,同时,向上发展的碉楼与低矮的民居结合,还使村落的天际轮廓线高低错落,起伏变化,节奏缓急交错,有张有弛,富有韵律感。碉楼是形成开平村落立面生动活泼的关键要素,是开平村落的聚焦点。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马降龙村落群等四个提名地,经历了八年艰辛的申遗之路。开平碉楼是中外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的产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
  2001年,国务院将开平碉楼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广东省唯一的一个单元。
原稿地址:http://www.ly66.net/operationdetail_artid_51844.html


本次用车图片:为上
可乘坐人数:6人      用车联系人:13928856558


本攻略制作队伍:广州光大国际旅行社

顾问:开平旅游局 0750-2679788

广州地接社,广东地接社,广州地接,广东地接,广州光大国旅,广州光大,广东光大国旅,广东光大旅行社



 


分享到: